<sub id="3bnhl"><address id="3bnhl"></address></sub>
<strike id="3bnhl"><pre id="3bnhl"></pre></strike>
    <form id="3bnhl"><legend id="3bnhl"></legend></form><wbr id="3bnhl"><pre id="3bnhl"></pre></wbr>

      <wbr id="3bnhl"><p id="3bnhl"></p></wbr>
          <wbr id="3bnhl"><pre id="3bnhl"></pre></wbr>
            聯系方式網站地圖歡迎來到山東華農蘆筍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華農蘆筍

            30年專注蘆筍育種技術研究與開發匠心打造 品質保證

            13964778888

            0536-4888887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公司新聞 >

            蘆筍種植技術詳解

            來源:華農蘆筍 發布日期:2021-07-17 16:41:00
            蘆筍又名石刁柏、龍須菜,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蘆筍的食用部分為肥嫩的幼莖,質脆而味道鮮美。蘆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和天冬酰銨酸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一般定植后的4~10年為盛產期,每年萌生新莖2~3次或更多,多以春季萌生的嫩莖供食用,
             
            育苗
             
            1、播種期
             
            以春播比較適宜,一般在5厘米的土溫達到10℃以上就可以播種,也可以用塑料小拱棚冷床育苗,播種期在2月下旬到三月中旬,露地育苗。如果播種過晚,遇到高溫和陣雨,土壤溶液干燥和板結,種子萌發困難,并且出苗后生長期短,對越冬也不利,每畝育苗地播種量800—1000克。
             
            2、種子處理
             
            蘆筍的種子皮堅硬,播種后吸收水分萌發比較緩慢,為促使種子盡快發芽,選用飽滿充實的新種子,用40%甲醛100倍液消毒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后并浸泡2—3天,每天換一次水,然后在28—30℃溫度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一次,一個星期左右種子就可以出芽露白時播種。
             
            3、播種
             
            苗床需選用向陽、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播種后出苗快,生長良好、起苗容易,苗床肥料以腐熟廄肥、復合肥、人畜糞尿等進行撒施,均勻翻入土中,按150厘米做畦,澆足底水,種子按8—10厘米的行株穴播,每穴1粒,覆蓋細泥土1厘米左右,再蓋塑料薄膜,出苗后及時將塑料薄膜拱成小棚。
             
            4、苗期管理
             
            苗期每個月追肥一次,每畝施腐熟糞肥1500—2000公斤、尿素2—3公斤。苗期用石灰粉1份與草木灰10份混合均勻后撒施預防立枯病。
             
            定植
             
            1、整地施肥
             
            蘆筍的根系入土深,因此在定植前必須深翻土地,將土塊整細耙平后,就可以開廂種植,蘆筍宜適當密植,以150—160厘米開廂,廂正中縱向挖一條栽植溝,栽1行,行距為150—160厘米,株距為33厘米,每窩1株,每畝種植1300株左右。
             
            2、定植時間
             
            一般是春季育苗,秋季定植,采用小拱棚育苗的可以在6月上中旬,當幼苗株高40—50厘米,肉質根10根以上、苗齡100天,選擇在陰天或者晴天下午定植,栽植后澆定根水
             
            3、栽苗方法
             
            起苗時盡量少傷根,大小苗分開定植,提倡栽大苗,不栽小苗。栽植深度以地下莖距離溝面14厘米左右,各行幼苗鱗芽與溝垂直朝同一個方向,栽苗時將根理直,用細土將根周圍掩住。用手輕壓,再覆蓋泥土8—10厘米,栽后腳定根水。經過10—15天檢查如果有缺株就要及時補苗,一個月后再覆蓋栽植溝,使栽植行稍高于廂面。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及間作
             
            蘆筍在定植當年,由于植株小,行間空隙地多,容易生長雜草,要勤中耕除草,可以利用行間種植白菜、蘿卜等矮桿型蔬菜。到第二年,雖然蘆筍的地上莖生長很多,但是為了不影響今后株叢的發展和產量,一般不采收嫩莖,也不套種作物,中耕比上年減少。
             
            2、追肥
             
            蘆筍的追肥仍然以農家肥為主,配合鉀、氮化肥及餅肥等進行施用。一般每年追施1—2次,施肥的方法是沿著種植行的側面開施肥溝,將肥料施放在溝內,再覆蓋泥土,每畝施3000公斤左右。第一、二年因為植株不大,可以適當少施,隨著植株不斷長大可以適當增加。
             
            3、培土
             
            作為采收白蘆筍為目的的,必須在幼莖出土前加強培土工作,使幼莖隨著不露出土面,防止見光,形成白色柔嫩的產品。也可以用黑色塑料薄膜進行地面覆蓋,使抽出的幼莖見不到光線,同樣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在采收前10—15天,地下10厘米深處的土溫達到10℃時在晴天培土,培土深度為地下莖盤上面25—30厘米。綠蘆筍是出土變綠的嫩莖,也要培土13—15厘米。
             
            采收
             
            蘆筍一般在定植后第三年開始采收,每年采收兩季,南方地區采收期分別在4—6月和9—10月。部分地區從采收第一年開始,每年采收天數為:第一年20—30天,第二年40—50天,第三年60—65天,以后每年采收70—80天。
             
            以上就是山東華農蘆筍科技有限公司為大家介紹的蘆筍種植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的了解有所幫助。歡迎社會各界人士來電咨詢有關蘆筍種子蘆筍種植事宜。

            咨詢熱線

            13964778888
            久久97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