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3bnhl"><address id="3bnhl"></address></sub>
<strike id="3bnhl"><pre id="3bnhl"></pre></strike>
    <form id="3bnhl"><legend id="3bnhl"></legend></form><wbr id="3bnhl"><pre id="3bnhl"></pre></wbr>

      <wbr id="3bnhl"><p id="3bnhl"></p></wbr>
          <wbr id="3bnhl"><pre id="3bnhl"></pre></wbr>
            聯系方式網站地圖歡迎來到山東華農蘆筍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華農蘆筍

            30年專注蘆筍育種技術研究與開發匠心打造 品質保證

            13964778888

            0536-4888887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公司新聞 >

            綠色無公害蘆筍的種植技術,步驟清晰明了,簡單易懂

            來源:華農蘆筍 發布日期:2021-08-01 17:09:00
            一、育苗技術
             
            1.蘆筍種子特點
             
            蘆筍為雌雄異株植物,生產上多希望采用全雄種子,這是由于雄株不結實,養分主要集中在嫩莖部位,正好是蘆筍的食用部分。所以,設法提高大田雄株的比例,是奪取蘆筍高產的重要手段。但是蘆筍雜交種子昂貴,全雄種子顆粒大,種價高,單粒點播,所以必須創造適宜的育苗環境,盡量提高蘆筍幼苗的出苗率和成活率。一般蘆筍種子的發芽適溫在25℃左右。
             
            2 .種植地選擇
             
            選擇應以土壤深厚,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的疏松輕壤土和沙壤土地為宜。前茬不能為果園、蔥、蒜等同科作物。
             
            3 .整地施肥
             
            蘆筍種植整地時應做到無明暗坷垃,土質疏松,地面平整,上下一致。用質量分數40%辛硫磷1 000倍液進行土壤滅菌,同時結合整地每0.067 hm2施優質農肥 3 000~5 000 kg,尿素 10 kg,過磷酸鈣 30 kg,硫酸鉀8 kg做底肥。
             
            4 .種子處理
             
            蘆筍種皮較硬,外被角質層包圍,吸水困難,播前應浸種催芽。播前先曬種,緩減后熟作用,有利于促進種子萌發。容器中加入兩倍種子的清水,保持水溫30℃浸泡2~3 d,同時將種子輕輕反復揉搓,去除表面臘質,清水浸種第2 d,再用質量分數50%多菌靈300倍液,浸種12 h后用清水漂洗晾干待用。
             
            5 .育苗時期
             
            蘆筍育苗,露地春、夏、秋三季均可育苗,日光溫室可一年四季進行。露地春季育苗時間一般在4月20日—4月25日,陽畦育苗可提前到3月25日前后,夏季育苗7月1日前后為宜,育苗適溫在18℃~22℃為宜。
             
            6 .育苗方法
             
            (1)陽畦育苗
             
            主要通過草簾和農膜的調控來改善畦內小氣候。一般播后20 d左右出苗,畦內溫度白天應控制在25℃~28℃,當氣溫升高時,一是要觀察地面水分,水分不足時要輕澆水;二是做好通風煉苗工作。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可掀掉農膜,適時除草追肥。移苗前1周左右要澆適量的送嫁肥水。當地上莖長到3個以上時,在6月中旬前即可移栽。移栽時盡量要帶土坨,以減少緩苗時間和少傷苗。
             
            (2)日光溫室育苗
             
            日光溫室育苗不受時間限制,可以隨時育苗。用營養缽和地面直接育苗兩種方法均可。
             
            ①營養缽育苗:育苗缽以高10~12 cm,直徑8~10 cm為宜,營養土配置采用8份過篩肥沃菜園沙質壤土,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份,并加適量1.5%氮、磷、鉀復合肥,加水攪拌濕潤而成。然后把營養土裝入缽中,為防止病蟲害危害,苗床可采用質量分數3%辛硫磷顆粒劑加2.5 kg土拌勻撒于苗床下面,再將育苗缽擺入苗床。苗畦要挖10 cm深,然后將缽排放整齊一致,便于管理,缽間隙要用細沙土填滿壓實。
             
            綠色無公害蘆筍的種植技術,步驟清晰明了,簡單易懂
            ②溫室苗床育苗:大棚育苗苗床設置寬度1.1 m劃畦,在整地過程中,為確保幼苗養分供應,應在苗床內施足適量腐熟農家肥,另加三元復合肥30 kg。為防止地下害蟲危害,每0.067 hm2用質量分數3%辛硫磷顆粒劑20 kg撒于畦內,然后澆足底墑水。采用單粒點播育苗,定植時帶土坨移栽。
             
            7 .苗期管理
             
            (1)施肥
             
            當苗高10 cm時,育苗前施底肥少的苗圃可補施1次肥料,以滿足幼苗生長需要。
             
            (2)灌溉
             
            育苗期應有充足水分供應,一般每2~3周灌溉一水,幼苗根系很淺,要輕澆,保持濕潤。切忌大水漫灌,會造成土溫降低,降低土壤通透性,降低出苗率。保持苗床溫度白天25℃左右,晚上15℃以上,有利于蘆筍幼苗早發穩長。
             
            (3)中耕除草
             
            蘆筍幼苗期間株行距小,生長慢,極易受雜草危害。所以播后出苗前要及時噴灑除草通殺滅雜草。發現蟲害危害時要及時噴打藥劑,以防薊馬、蚜蟲或地下害蟲為害,造成缺苗斷壟。
             
            8.及時移栽
             
            當幼苗達到出圃標準時可及時移栽。移栽時要澆足送嫁水,并采用帶土移栽,盡量少傷根以達到不緩苗效果更好。
             
            二、定植管理
             
            1.精細整地
             
            栽培白筍必須是輕壤以上的土質,而綠筍可放寬中壤即可。選擇適宜蘆筍定植的田塊后,定植前必須深耕細作。首先平整地塊,深耕要求深度達到35 cm,打破犁底層,打碎明暗坷垃,然后反復耕耘細耙摟平,達到土松,地凈,面平,土壤通透性好,確保土壤疏松程度,保證蘆筍根系均勻分布,為蘆筍的生長奠定良好基礎。
             
            綠色無公害蘆筍的種植技術,步驟清晰明了,簡單易懂
            2.挖溝定植
             
            定植溝的行距確定應根據栽培白筍與綠筍、土壤質地、生育期長短等多種因素考慮。
             
            首先是區別品種。一般栽培白筍因為要軟化栽培,行距應適量放寬,栽培綠筍可適當縮小行距;其次土壤質地方面,沙質土質疏松多孔挖溝時可適當淺些,反之土質黏重則需要挖溝深點;第三生育期長的挖溝要深。挖溝深度達到35 cm以上,底寬35 cm,口寬45 cm。挖溝時要將生、熟土自然分開,回填時將熟土與農家肥混勻,施入溝底層。挖溝時最好冬前進行。促進土壤熟化。一般山西省白筍產區的密度、行距和定植溝距離為 160~180 cm、株距 25~35 cm、栽培密度1 450~1 500株/0.067 hm2為宜;綠筍的行距在130~150 cm,株距25~35 cm,定植1 800~2 000 株/0.067 hm2為宜。蘆筍定植溝行向以南北行為好。
             
            3 .培肥地力
             
            蘆筍是胎里富作物,需要通過合理施肥和各項農業技術措施來調整土壤水肥氣熱的供應狀況,創造了好的營養環境。培肥土壤和施足底肥是實現高產的關鍵。施肥注意要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長效肥和短效肥相結合,有機肥施用必須做到充分腐熟,以腐熟的豬、雞糞為好。0.067 hm2施肥量達5 000 kg以上。
             
            4 .苗分級關
             
            定植時,要對種苗分級處理:一類苗苗高30 cm以上,有3個以上地上莖,貯藏根達7~10條,根盤鮮質量50 g以上;二類苗苗高30 cm以上,有3個地上莖,貯藏根5~7條以上,根盤鮮質量35 g以上。達不到以上標準的最好不用,以利于蘆筍生長整齊和便于一體化管理,有條件可用硅酸鹽生物菌劑蘸根定植。
             
            三、 栽培管理
             
            1.及時補苗
             
            定植后1月內由于受土壤墑情,蟲草等危害,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苗斷壟。因此,要及時補足缺苗,以保證足夠的株數,保證產量基數,補苗后要及時保證澆水,確保成活率。
             
            2 .中耕培土
             
            蘆筍栽培行距大,幼齡期的植株小,覆蓋程度低,各種雜草容易滋生蔓延,與蘆筍幼株爭水爭肥,必須及時清除。對株叢邊草須用手拔除,行間可結合中耕鋤掉。蘆筍幼齡生長期間要多次中耕。每次中耕后要對定植溝分期覆土。覆土要注意株叢四周培細土,每次3~4 cm厚,直至把地下鱗芽埋至15~20 cm深處為止,覆土后可抑制壟間雜草生長。
             
            3.適時追肥
             
            蘆筍在幼齡期,植株嫩莖的生長發育比成年期要長60~80 d,抽發嫩莖次數多于成年期,植株耗肥量大,因此需要多次及時施肥。當幼莖出地面10 cm時,可施一次稀薄人糞尿或每0.067 hm2施尿素2~3 kg和復合肥4~5 kg,草本灰50 kg。第二次抽發嫩莖時每0.067 hm2施5 kg尿素和5 kg復合肥,之后每月施1次肥,施肥量每次增加1 kg。處暑前后施1次秋發肥,施肥量視定植田肥力情況而定。一般每0.067 hm2施尿素10 kg,過磷酸鈣40 kg,硫酸鉀15 kg或單施復合肥 25~30 kg。
             
            4 .適時澆水
             
            蘆筍葉片退化,莖表面有蠟質,蒸騰作用弱,比較耐旱。但幼齡期蘆筍根扎得不深,吸水肥能力差,需水也較少,因此這時灌溉應視雨量大小情況和地下水位高低來確定。雨水少干旱地區每隔10~15 d澆1水,澆水量以每次濕透25 cm深的土壤為宜,每次施肥后亦應澆水,以利根系吸收。雨水多的地區非遇干旱的情況一般不澆水,應多中耕,促進根系發育。另要加深畦溝,抬高畦面,促使排水通暢。冬季土壤封凍前要澆足封凍水以供來年鱗芽萌動所需。
             
            5 .病蟲防治
             
            蘆筍幼苗期易發生立枯病,莖腐病,莖枯病,應早發現早防治,一般每15 d進行1次預防,發現感染病株應及時拔除。堅持以農業預防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原則,通過優化栽培,培育壯株增加自身抗力,重視有機肥和磷鉀肥的合理應用,輔助藥劑防治,達到防病和治病的目標?;瘜W農藥防治可交替使用的有:質量分數為50%多菌靈500~600倍液;70%代森錳鋅顆粒劑,0.067 hm2用量175~250 g兌水噴霧;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16%抑菌凈1 000倍液;50%雙吉勝500倍液加80%必得利500倍液;50%雙吉勝+70%代森錳鋅300倍液復配劑等,為避免抗藥性應選用不同劑型農藥輪換使用。
             
            6 .采收期確定
             
            當發現表土有裂紋和頂部土層凸起時表明下面有即將出土的蘆筍,用手輕輕扒開表土,當嫩莖露出5~7 cm時,一只手捏住嫩莖,用另只一手將筍刀側面45°向下嫩莖基部切斷,長度應掌握18~20 cm為宜,采完后將壟土復平。
             
            蘆筍采收采用留母莖栽培技術,采筍天數可大大增加,采收持續時間長短取決于當年蘆筍生長量和貯藏物多少。一天中的采收時間,白蘆筍以清晨為主,綠蘆筍上下午均可,清早采收的蘆筍含水量高、品相好、產量高。采摘后要采用濕布遮蓋,避光低溫保存。
             
            7 .停采期確定
             
            停采期的確定,應以不影響明年采筍為原則,以便讓根盤有足夠休養生息,積累養分,形成新鱗芽。首先是“看”,蘆筍感官有30%以上嫩莖質量下降,畸型增多;其次是“嘗”,蘆筍纖維增加,苦味加重,粗度不足1 cm時即可考慮停采:第三是“刨”,扒開土層,檢查鱗芽盤,當芽盤只有5~7個筍芽待萌發即停采。接著進行撒土施肥,讓蘆筍株進入生長階段。
             
            8 .分級標準
             
            蘆筍采收后分級標準如下:
             
            一級筍:加工長度20 cm,鮮食蘆筍長度可達25~30 cm,底莖粗度1.2~1.8 cm。筍尖緊密,油亮有光澤,嫩莖直而無彎曲,綠色有光澤,底部無淡暗紫色老皮,無蟲斑。
             
            二級筍:長度 20 cm,粗度 1~1.2 cm,筍尖緊密,油亮有光澤,底部無淡紫色纖維化老皮,無明顯蟲斑。
             
            三級筍:長度 15~18 cm,粗度 0.8~1 cm,筍尖緊,油亮有光澤,嫩莖較直無彎曲,有光澤,底部無老皮,無蟲斑。
             
            采后降溫保存,可延長貯藏時間,減少水分消耗,減緩纖維化。采后要立即移到室內分級處理,分門別類扎束和裝箱。
             
            四、總結
             
            蘆筍無公害栽培使其不但達到
             
            綠色無公害蔬菜的各項指標,保證市民的菜籃子綠色安全,而且達到調整種植生態結構,不斷提高農民收入的總要求。

            咨詢熱線

            13964778888
            久久97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