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綠
蘆筍一年的施肥次數和用量,一般是有機肥如雞糞、豬糞、鴨糞等5000千克約3-4方,或餅肥150千克,腐熟后在兩行
蘆筍中間一次性開溝施入,45%的氮磷鉀復合肥200千克分三次施入。
具體是在三月下旬清園完畢采筍之前施第一次肥,在一側離蘆筍30-40厘米開溝施入50千克,施肥后覆土并澆水。第二次施肥在5月下旬留母莖之前,每畝70-80千克,在蘆筍另一側開溝施,施肥后覆土并澆水。第三次施肥在8月上旬去掉母莖(停止采收)之前,每畝70-80千克,開溝施入,施肥后覆土并澆水。在采筍期間,也可結合澆水沖施一些沖施肥效果更佳。有些產區蘆筍產量低、品質差、病害重,大都因為施肥不足所致。筍農說的好:“蘆筍是個大肚漢,既能吃又能干。不給吃就完蛋,病重筍差不換錢”。
采筍工作結束后,為了使嫩莖形成植株并生長茂盛,以促進來年新嫩莖的生長發育,必須做好施肥、澆水等工作。
結合鋤地將蘆筍壟培成 W形狀,使蘆筍處在壟頂上,即W的中間高點上,使兩行蘆筍中間的走道處低,下雨蘆筍不積水,兩行蘆筍間形成一個大菱形的通風道,通風效果好,空氣濕度小,病菌繁殖輕,防病效果好。凡是蘆筍壟大的,同等管理條件下病害明顯輕的多。這就是M-n-W栽培法的W過程,改變了蘆筍田間的小氣候 。一般情況筍壟高20-25厘米,使壟面離鱗莖盤25厘米為宜。這就是低洼地易發病、積水地易發病、沒筍壟地易發病、筍壟小的地易發病的原因。
采筍期間每半月澆水一次,防止蘆筍干旱散頭、品質下降。
只要是地上部有植株生長,就要及時打藥防治病蟲害,具體做法見莖枯病防治。
山東華農蘆筍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的
蘆筍種植、蘆筍培育專業機構,公司開展了以
蘆筍種植為主、蘆筍深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為蘆筍產業鏈的延伸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公司真誠歡迎各界朋友光臨公司參觀指導、洽談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