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皇后——
蘆筍的詳細介紹
春天是食用
蘆筍的最佳季節。蘆筍在春季地溫回升到5度以上時,開始萌動生長。春雨雷響,便是蘆筍破土聲。鮮嫩的蘆筍顏色十分討喜,綠油油中帶著些許紫黃色,讓人感覺到蓬勃的生機。
蘆筍是高貴的菜品。菜市場蘆筍被一小把一小把的捆扎好,筆直的挺立著。她驕傲的昂著臉,嬌羞的說“我可不一般”。春季新鮮的蘆筍極其鮮嫩,烹飪的時候基本不用去除老根,因為這個時節它幾乎一整條都是嫩的。
蘆筍分青蘆筍、紫蘆筍和白蘆筍,以白蘆筍最佳。未出土的呈白色稱為白筍, 出土后呈綠色稱為綠筍。
除了綠蘆筍、白蘆筍,市面上還能見到紫蘆筍。紫色的蘆筍起源于意大利,外觀與綠色和白色的蘆筍一樣,只不過表皮為紫色,內心則為淡綠色。因為纖維含量低到幾乎沒有,含糖量又高于其他品種,所以十分適合做餐后水果生吃,口感清脆爽口。
其實不管是哪款蘆筍品種,埋在土中或遮蔽陽光,就會讓蘆筍色澤偏白。菜市場常見的是青蘆筍,嫩得像豆角一樣,洗了在滾水里一汆,生抽澆一點就可以上桌。
與綠蘆筍相比,白蘆筍的氨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B的含量都相對較高,至于做成菜品,白蘆筍的口感偏清淡一些,綠蘆筍口感則相對較重。在荷蘭、西班牙、法國、比利時、德國、意大利和瑞士等國,白蘆筍號稱蔬菜中的松露,被廣泛食用。
蘆筍的歷史
歐洲人癡迷蘆筍,就像我國江南一帶的居民癡迷春筍一樣。古埃及出土的壁畫里就出現過結成捆的蘆筍形象,當時的蘆筍被用來祭祀。后來講究吃喝的羅馬人發現了這種奇特的植物,蘆筍迅速成為一道餐桌上的美味。因為收獲季節極短,羅馬人把春季采摘的蘆筍放在阿爾卑斯山的高處冷凍,待到重大節日才拿出來享用。
蘆筍的西餐擺盤
15世紀,由于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喜愛,蘆筍被冠以“御膳”和“菜中皇后”這樣的稱號。蘆筍在一百多年前,還只是富裕階層的美食。
中國栽種蘆筍的歷史也非常久遠,算起來已達兩千年之久?!渡褶r本草經》將它列為“上品之上”,認為常食蘆筍能夠益氣延年;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里說:“蘆筍癭結熱氣、利小便”,它的根部叫做小百部,有潤肺鎮咳、祛痰、殺蟲等作用。
蘆筍的營養價值
蘆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A以及葉酸、硒、鐵、錳、鋅等微量元素。蘆筍具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
蘆筍含硒量高于一般蔬菜,與含硒豐富的蘑菇接近。從白筍、綠筍中氨基酸和鋅、銅、鐵、錳、硒元素的分析結果看出, 除白筍含天冬氨酸高于綠筍外,其他無論氨基酸還是上述微量元素含量,綠筍均高于白筍。
如何挑選新鮮的蘆筍?
1)看整體:
挑選桿部直立,相對較堅硬且有韌性的。粗細適中,形狀要圓,避開扁平狀和有突起的蘆筍。蘆筍最好不要粗過一元錢硬幣,越粗的蘆筍表示成熟度越高,影響口感。
2)看頂部:
檢查頂部花苞,挑選鱗片飽滿、緊密,顏色為綠色或發紫色的,發黃則是已經變老的特征。
3)看底部:
如果底部很干或者已經開始木質化,說明蘆筍已經不新鮮了。自己吃時,想要輕松去除蘆筍老掉的根部,只要兩只手捏住底部輕輕一掰,蘆筍就會在老嫩之間的地方自動斷裂。
蘆筍怎么保鮮?
新鮮的蘆筍最好盡快吃掉,如果需要保存則不要清洗,用濕紙巾將蘆筍的尾部包住,放進保鮮袋內,直立放入冰箱冷藏,以防水分流失。
如今很多人都愛上了蘆筍這款蔬菜,除了因為蘆筍本身的口感非常好以外,還因為蘆筍具備了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夠起到很好的抗癌效果。蘆筍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一、消腫利尿
患有高血壓,腎病等疾病的,食用蘆筍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因為蘆筍當中含有天門冬酰胺成分,能夠利尿。
二、抗氧化
蘆筍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與體內的自由基相互作用延緩衰老,同時蘆筍當中含有的蘿卜素,有益于皮膚保養。
三、強健骨骼
蘆筍當中含有的維生素K和多骨鈣蛋白,能夠幫助骨骼強壯健康,且能預防骨質疏松、關節炎。孩子多吃蘆筍可以起到生長發育的效果?! ?/div>
四、降脂減肥
蘆筍的脂肪量以及含糖量都非常的低,而且含有非常多的纖維素和蛋白質,經常吃蘆筍可以起到很好的降脂減肥的作用,對于減肥的人來說,吃蘆筍不會損害身體健康。
五、防癌抗癌
蘆筍當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能夠有效的消除有害的自由基,有效的抑制細胞的生長,預防細胞的擴散。有人將蘆筍稱為防癌的食物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