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嫩莖質地細膩,有鮮美芳香的風味,纖維柔軟可口,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是一種高檔的營養保健蔬菜,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蘆筍病蟲害較多,在栽培管理上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一、莖腐病
1、癥狀 主要為害幼筍,幼筍出土后受害,初在莖表出現水漬狀斑,逐漸擴大,后侵入莖稈。莖部組織腐爛,地上部呈枯萎狀,濕度大的可在莖表組織出現白色菌絲體。
2、病原及傳播途徑 病原是一種腐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可腐生 2-3 年,菌絲直接侵入寄主,通過水流、農具傳播,種植過密,濕度大易發病。
3、防治方法 采用高畦或起壟栽培,不宜過密。加強田間管理,雨后及時排水,降低土壤濕度。及時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菌源;采用低水位灌溉,嚴防大水漫灌;發病初期用 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 800~1000 倍液噴灑或澆灌,采收前 3天停藥。
二、主要害蟲
1、夜蛾類害蟲 包括斜紋夜蛾、銀紋夜蛾、甘藍夜蛾等,為害時期為 6-9 月。其幼蟲都有晝伏夜出和假死的習性。幼齡幼蟲啃食嫩枝、嫩葉、表皮,成齡幼蟲食量很大,具有暴食性,除咬食擬葉和嫩枝外,還傷害幼莖,啃食老莖表皮,造成減產。
防治方法:誘殺成蟲,可用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藥劑防治:應在初齡幼蟲未分散或未入土躲藏時噴藥,成齡后抗藥性很強,往往難以殺滅。一般根據預測,產卵高峰后 4-5天噴藥效果最佳。傍晚噴藥比白天好,可選用的藥劑有:90%敵百蟲晶體 1000 倍液、40%樂斯本 1000倍液、5%抑太保 1000 倍液。
2、蚜蟲、薊馬 都以成蟲、若蟲從嫩莖、嫩枝、葉子上吮吸汁液,造成枝葉發黃或失綠,致使植株早衰。受害的幼莖枯萎或生長受抑制。
防治方法:清潔田園,勤除草,及時灌水;藥劑防治:可 用 25%菊 樂 合 劑 2000倍 液 、50%敵 敵 畏1000倍液、10%吡蟲啉 1000-1500倍液噴霧。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蘆筍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在種蘆筍過程中,水分的管理一定要引起我們的注意。如果蘆筍蟲害較為嚴重抗性大,可在施用藥劑時加入橙皮精油,藥效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