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大規模育苗可選用穴盤育苗,穴盤多選用128孔苗盤。采用美國進口的128孔苗盤每1000盤備用基質3.65立方米,采用韓國進口的128孔苗盤每1000盤備用基質4.57立方米。
蘆筍育苗質以草炭和蛭石為主,草炭:蛭石2:1或3:1,或草炭:蛭石:廢菇料1:1:1,配制基質時每立方米加入15:15:15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7千克,或每立方米基質加1.3千克尿素和1.5千克磷酸二氫鉀,為了防止基質帶菌,每立方米基質加入多菌靈100克,或百菌清200克,將肥料、殺菌劑與基質混拌均勻后備用。
華北地區4月下旬定植,適宜的播種期為2月中下旬。播種前應檢測發芽率,浸種催芽后播種,播種深度以1.0厘米為宜。播種后用蛭石覆蓋,覆蓋蛭石不應超過盤面,各格室應清晰可見。
播種覆蓋作業完畢后將育苗盤噴透水(水從穴盤底孔滴出),從播種到出苗水分含時為最大持水量的85-90%,結合噴水每7-10天進行一次葉面噴肥??蛇x用2-3‰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液噴灑。
蘆筍種子適宜的萌發溫度為25-30度,播種后應保持較高溫度,白天28-30度,夜間20度左右,一般7-8天可出苗;出苗后適當降溫,白天25度左右,夜間13-15度,當株高13-15厘米高時,可剪切頂部2-3厘米,以利于根系生長、促進幻莖萌生。定植前3-5天進行煉苗,風口晝夜敞天,加大放風量,使筍苗處于自然條件下進行適應鍛煉。
苗期病害少,主要是蚜蟲危害,防治可選用40%的樂果乳劑1000倍液、功夫2000倍液、好年冬2000倍液、蟲螨克1500倍液、綠浪1000-1500倍液噴施。
播種后60-70天,苗子長至4-5根幼莖時。根系將基質緊緊纏繞,即可做商品苗銷售。這時,當苗子從穴盤拔起時也不會出現散坨現象,用戶取苗時,可將苗根朝外,梢對梢,一排排,一層層倒放在紙箱或筐里,如果取苗前澆一透水,穴盤苗可遠距離運輸,穴盤苗定植成活率達100%。對于自用苗,近距離定植的可直按將苗盤一起運到地里,但要注意防止苗盤的損傷,可把苗盤豎起,一手提一盤(幼苗不會掉出來),也可雙手托住苗盤,避免苗盤打折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