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是一種有名的懶人作物,它的種植非常的簡單,因為它對土壤、水分、溫度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經常食用
蘆筍,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癌效果,其次就是雖然蘆筍很容易種植,但在我國市場上還是非常的少見,所以價格也比普通的蔬菜要貴,一般是十來塊錢一斤。既然它的產量不高,那么蘆筍種植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催芽方法
我們在播種前需要將
蘆筍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它比別的種子浸泡的時間會稍微久一點,一般是需要浸泡個七八天,然后在將種子撈出放在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六個小時后撈出,再將種子用棉布包起來放在清水中沖洗干凈,最后將種子包裹好放在三十度的環境中催芽,一般三天之后,百分之八十的
蘆筍種子都會長出芽白,這時就可以去播種啦。
2、合理整地
在播種前我們需要提前十天將地正好,為了蘆筍能夠高產,我們一般會選靠近水源的地塊,同時要比較平坦,盡量不要出現洼地,如果有那么就需要將洼地填平,必要的時候可以用到挖機。其次最好選在較為疏松的沙質土壤中種植,這樣水分的滲透能力比較強。
種植蘆筍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引發銹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3、種植密度
雖然說種植密度很小的時候同樣能有蘆筍產出,但是如果你仔細對比的話,你就可以發現密度比較大的蘆筍長的會比密度小的長得更好更旺盛,所以不要認為一畝地種的越多產量越高,合理的種植密度才是最關鍵的。一般最佳的種植密度是每株之間間隔為二十五到三十五厘米,每行之間的間隔為一百厘米到一百五十厘米。
4、科學施肥
想要獲得高產,那么施肥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我們施基肥的時候需要起溝,而且這溝和以往的溝不一樣,一般需要挖個五十厘米左右,然后在將家畜的糞便倒入溝中,在將堆上一層土,等到種植的時候需要先將施有基肥的地方澆一遍水。除去基肥之外,蘆筍還的追施三次肥,第一次是破土而出時,主要施人類的糞便,第二次是采收前十天,使用人類糞便加上少許的尿素,最后就是采收完之后,撒上一些有機腐肥、尿素、磷肥以及鉀肥用來保養,以便它二次生長,同時還不減產。
5、有效防病
蘆蘆筍的主要病害要屬筍莖枯病,防治的方法主要是清理種植地和利用水溝排水,中耕松土,少施或不施氮肥,多施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植株抗性。其次就是病發時需要噴波爾多液或50%的多菌靈800~1000倍,并噴殺蟲劑防治害蟲。并且每隔15天左右噴藥1次。
